. 心斋讲自尊自重、尊道尊身讲“出为帝王师处为天下万世师”
4. 心斋讲自尊自重、尊道尊身,讲“出为帝王师,处为天下万世师”,又讲“容得天下人才能教得天下人”。所以心斋展现出来的气象是温柔敦厚、涵洪包容的,绝非是盛气凌人的。
四、善者与之,则善益长;恶者容之,则恶自化。
善的方面去认可它,那么善就会更为增长;恶的方面去包容它,那么恶就会自己化解。
1. 这段话的前提是自己对自己有个高的要求,凡事以道义要求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我去认可一个人的善,对他才有鼓励作用;我去包容一个人的恶,他才能够知耻而后勇,努力改过。
2. 教一个人,只是在唤醒这个人的良知。归根结底,只是每个人的良知发挥作用,自发地去为善去恶。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良知没有被激发起来,这时候为善便是做给别人看,按照别人的要求做。这样为善,并不会积累德行(所谓“集义”),还有可能在积累埋怨。所以说:“有意为善亦是恶。”
五、教子无他法,但令日亲君子而已。涵育薰陶①,久当自别。
教育孩子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让他每天和君子亲近而已。每天受到君子的涵养熏陶,久而久之,自然和寻常孩子有差别了。朱子《孟子集注》:“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
1. “日亲君子”,是感应之道。君子,对道义有感触,对小聪明没有兴趣。当一个人与君子相处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低俗的笑话,讲出来,君子不会觉得好笑,不会和他一起笑。这就是“有感无应”,这个“感应”就不能实现。当一个人听到邻居彩票中了两千万,心中或是跃跃欲试,或是后悔惋惜,或是愤愤不平……总之百感交集。如果别人和他一同百感交集,那么他们之间的气息就在这个频率上“相感应”。而当他和一个君子在一起,君子对彩票中奖的事情毫不关心,心中不起一点波澜,那么他和这个君子的气息就不会在那个频率上“相感应”。
人如果总在人欲上感应,一言一行便会透露出人欲的气息;人如果总在君子之道上感应,那么言行自然合于道义。这是“日亲君子”能变化气质的原因——日亲君子可以影响自己的感应。
2. 儒家讲的教育,总是让人自己变化。涵养薰陶是外力,其目的也还是让人自己转化。朱子在解释“中也养不中”的时候说:“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中也养不中”,即言行合于中道的人去涵养不合中道的人。朱子的注解,意思是:“养的意思就是涵育熏陶,等待人自发地变化气质。”)
- 乡村规划师的报考条件[图]
- 品质工程师需具备什么个人能力?[图]
- 商务代表是干什么的[图]
- 建筑工程师简历技巧,专属于你的加分秘籍[图]
- 熟悉劳动合同,不入公司“陷阱”[图]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转行做采购助理,如何快速入门?[图]
- 家装顾问职位描述[图]
- 注意!奇葩毕业生出没,雷倒招聘方[图]
- 宝宝牙齿长歪了怎么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