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诚意的功夫时我感受到不对劲了这时候我心中突然有意识地把自己
做诚意的功夫时,我感受到不对劲了,这时候我心中突然有意识地把自己从当下不对劲的状态中拔出。这个有意识地拔出,即是一种助长。这是一种人为的“安排”,是有意安排的“功夫”。做诚意功夫的时候,我心中是有个做功夫的意识的。如同孔子对子张说的:“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不管是行走坐卧,我心中都存想着那个“坦荡感、快乐感、刚猛感”。这就是明道所说的“识得此体(仁体,也就是良知),以诚敬存之而已”。所以,严格说来,诚意功夫,心中是有所存的,是有“助长”的。
另一个方面,我知道自己的良知常常间断,所以我的良知必让我勉力用功。所以这个“助长”虽是人为的安排,却也是良知要求我们做的人为的安排。故而,这个助长根子上也是由良知发出的。与“揠苗助长”不同,这个“助长”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
3. 在心斋的淮南格物体系中,格物致知是一套功夫,是格度体验到我们在天地中真实的位置,格知身为本,家国天下为末。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安立在这上面(立本安身),那么我们基本就是直心而行了。格物致知就是让我们体验一下直心而行究竟是何种状态。
诚意,就是实实落落地去直心而行。一旦偏离本心,人就感觉到不对劲,那就随即回到直心而行的状态中。
正心则是在我们每一个念头皆由良知所发时做的功夫。这个时候,基本上发而中节,心身家国天下一齐贯通了。
心斋先生通过《大学》文本的分析,大致把《大学》功夫分成这三个部分。我们现在要做的功夫,主要是格物致知与诚意。等到诚意功夫做到基本上“念念所发,纯是道义”的时候,我们便可深入去实践正心功夫了。
第七章
修身以立本“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①故立吾身以为天下国家之本②,则位育有不袭时位者。
“所谓的‘大人’,就是通过使自己合于正道、继而让别人自然而然归于正道的人。”所以把我们自己确立为天下国家的根本,那么就可以让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生不息,这并不取决于我们处于什么时机、拥有什么位置。出自《孟子·尽心》:“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化用《孟子·离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子曰:“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在上位的人,不去苛责在下位的人;在下位的人,不去攀援在上位的人。无论对待领导还是下属,都只要求自己,不去期待他人,这样就不会对别人有抱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是孔子对“正己”的阐释。
- 乡村规划师的报考条件[图]
- 品质工程师需具备什么个人能力?[图]
- 商务代表是干什么的[图]
- 建筑工程师简历技巧,专属于你的加分秘籍[图]
- 熟悉劳动合同,不入公司“陷阱”[图]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转行做采购助理,如何快速入门?[图]
- 家装顾问职位描述[图]
- 注意!奇葩毕业生出没,雷倒招聘方[图]
- 宝宝牙齿长歪了怎么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