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几乎家喻户晓在古代它是军事经典到了现在它不仅是军
《孙膑兵法》几乎家喻户晓。在古代,它是军事经典,到了现在,它不仅是军事方面的经典之作,还是商战人员必读之书。你知道吗?孙膑如不在劣势时装疯避祸,那就不可能有这部著作的诞生。
在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家中数魏国的势力最强大,魏惠王野心勃勃,也想学秦国收买人才,找了卫鞅之流来替他治理国家。后来又花了许多钱来招贤纳士,就在这时,庞涓来了,声称是当世高人鬼谷子的学生,与苏秦、张仪、孙膑是同学。魏王信任了他,并让庞涓当了大将,他的儿子庞英,侄子庞葱、庞茅全都当了将军。“庞家军”倒也确实卖力,训练好兵马就向卫、宋、鲁等国进攻,连打胜仗,弄得三国齐来臣服。东方大国齐国派兵来攻,也被庞涓打了回去。从此魏王就更信任他了。
庞涓的同学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德才兼备,是个罕见的军事人才,尤其是从老师鬼谷子那里得知了祖先孙子的十三篇兵法,更是智谋非凡。
孙膑来到魏国,魏王知道孙膑十分有才能,想拜他做副军师,协助军师庞涓行事。庞涓听后忙说:“孙膑是我的兄长,才能又比我强,岂可在我的手下?不如先让他做个客卿,等他立了功,我再让位于他。”在当时,客卿没有实权,却比臣下的地位高,孙膑还以为庞涓一片真心,对他十分感激。
由于庞涓的陷害,孙膑的脸上被刺了字,膝盖骨也被剔去了,从此只能爬着走路,成了终身残废。
庞涓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很是感激,一心想报答他,有一天,孙膑就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咱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只好答应了。后来,孙膑察觉到了庞涓的奸计,便以装疯的方式想骗过庞涓。魏国的都城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同自己竞争了,就没再动杀他的念头。孙膑活了下来。
有一天夜里,有个人坐在孙膑的身边,过了一会儿,那人揪揪他的衣服,轻声对他说:“我是禽滑厘,先生还认得我吗?”孙膑经过仔细辨认,确认他是墨子的弟子禽滑厘,便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我本以为早晚要死在这里,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你。”禽滑厘说:“我已经把你的冤屈告诉了齐王,齐王让淳于髡来魏国接你,我们全都安排好了,你藏在淳于髡的车里离开魏国,我让人先装成你的样子在这里待两天,等你出了魏国,我们再逃走。”
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和孙膑交谈了一下,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即想拜他为军师,孙膑说:“庞涓如知道我在齐国,定会嫉妒,不如等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再出面不迟。”齐王同意了。后来,孙膑陆续打听到自己的几位堂哥都已无音讯,明白了自己的冤屈全由庞涓一人导演而成。
后来,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了马陵道上。
孙膑在小人当道时能忍辱负重,终于否极泰来,杀死了仇人,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孙膑兵法》。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理民众尊奉自然,没有比像种田那样应时按节,并注重节俭、爱惜物力财力更为重要的了。顺天道,应时节俭、爱惜各种资源,早早做好准备;早做准备,有长远打算,就是注重积德。注重积德则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他的力量他就可以担当好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住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才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根深蒂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无为”“不争”“无欲无求”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如何克服人类本身的欲望?老子提出了“啬”的观念,何谓“啬”?“啬”即爱,引申为爱惜、保养,也可引申为节俭。
- 达不到五条标准 就不算好好吃饭[图]
-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容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图]
-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这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首先已[图]
- 《孙膑兵法》几乎家喻户晓在古代它是军事经典到了现在它不仅是军[图]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秦观《踏莎行》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图]
- 庾元规庾亮字元规发背生于背部的毒疮庾亮想起用周邵周邵坚决推辞[图]
- (中略“天子剑”与“诸侯剑”的有关问答文字)赵文王说“庶人之[图]
- 淳于长西汉魏郡元城人封定陵侯生活腐化后被王莽告发下狱死先进显[图]
- 自原来;本来孙绰在庾亮去世后写了一篇《庾公诔》文中多寄托深厚[图]
-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珍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