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贺州 [切换]
    贺州KTV招聘网 > 贺州热点资讯 > 贺州学习/知识 >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冉冉渐渐地 无声处指黄莺不再鸣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冉冉渐渐地 无声处指黄莺不再鸣

    时间:2022-06-22 08:56:30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793次   【】【】【网站投稿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冉冉:渐渐地。 无声处:指黄莺不再鸣叫了。【评析】 曹豳,字西士,南宋进士,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及第。官至宝章阁待制,曾任州学教授,浙东提点刑狱、左司谏等职。这首诗刻画的是暮春景色。到了暮春时节,百花大多数过了花期,落花满地,无人问津。而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青草和绿树都茂盛起来,“绿阴冉冉遍天涯”。“冉冉”二字,动感极强。虽然林中的莺声已经渐渐消褪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冉冉:渐渐地。

    无声处:指黄莺不再鸣叫了。

    【评析】 曹豳,字西士,南宋进士,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及第。官至宝章阁待制,曾任州学教授,浙东提点刑狱、左司谏等职。

    这首诗刻画的是暮春景色。到了暮春时节,百花大多数过了花期,落花满地,无人问津。而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青草和绿树都茂盛起来,“绿阴冉冉遍天涯”。“冉冉”二字,动感极强。虽然林中的莺声已经渐渐消褪下去,而长满青草的池塘正传来阵阵蛙鸣。落花仿佛是有意为了给绿荫让路,而蛙鸣则也似乎为了给莺歌接力,自然的脚步就是这样一环扣住一环,不停地走过。春天就要去了,夏天即将到来。春有春的美好,夏有夏的清凉,在这春夏之交的时节,让我们想想那大片的绿野,幽静的树林,水清如镜的池塘,这些已经够让我们放开思想,体味一回春暮的黛绿了。

    这首小诗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前后二句,各为一节。前二句写植物,从视觉入手。后二句写动物,从听觉入手。两节都是第一句抑,第二句扬。或者说第一句落,第二句起。花谢了,大地因而葱茏;莺住了,蛙声因而响亮。诗人显不出一种顺应季节规律,季季都有精彩的乐观情怀。

    这种坦然面对季节的变化,理智地过好每一段生命的智慧,给人无限的启迪,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四季般发展?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不也是如同季节般变换?

    落花 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连理枝: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旧时表示吉祥,后用来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青帝:掌管春天的神,又称东君,东皇。

    【评析】 朱淑真(1135?—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江浙一带女诗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喜欢读书,诗词写得尤为出色,此外还会作画,精通音律,是一位难得的才女。《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夫妻志趣不合,最终抑郁而死。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她的作品大部分烧毁。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都是劫后余篇。

    这首诗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惜春》,全诗以连理枝上的花被风雨摧残做比喻,来表达对爱情恒久的期盼,可以说这是一首宣扬爱情的诗作。在禁锢妇女的封建社会里,诗人能大胆地为爱情呼吁,实在是难能可贵,就算这呼吁有些藏头露脚,并没有直白地表露出来,但是有点文学素养的人都能读出来。故《千家诗》旧本注云:“花正开而芳姿艳丽于连理枝头,如少年夫妇燕婉和谐也,花开而遇嫉妒之风雨相催,百花摇落如夫妇不幸,中道分离乖阻也,安得青帝常主四时,使连理花常开并蒂,而无风雨纷纷之摇落也。”

    而且从朱淑真的一些诗词来看,她曾“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也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可谓大胆无畏,惊世骇俗。但诗人追求的情趣相投、心心相印的爱情,并不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她真实的婚姻生活是很不幸的,她的心中也就充满了悲苦。如下面这首词:

    贺州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