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由字哀侯成都人札牍(dú)札与牍都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因借
杨由:字哀侯,成都人。
札牍(dú):札与牍都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因借指簿册。杮(fèi):削下的木片、木皮。
苏竟:字伯况,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
浒浒:伐木声。
屏障:屏风,泛指遮蔽、阻挡之物。
风角: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占候:指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
庶人风:指卑恶的风。语出战国楚宋玉《风赋》。
转削:吹动木屑。
《后汉书·杨由传》说:“风吹削肺。”这里的“肺”是指削札牍时落下的小木片。古时候,写错了字就用刀将它削掉,所以《左传》中的“削而投之”,说的就是这个。有人认为“札”就是“削”,王褒的《童约》中说:“书削代牍。”苏竟写道:“昔以摩研编削之才。”都是证明“札”就是“削”的依据。《诗经》中说:“伐木浒浒。”《毛诗传》说:“浒浒,削下木片的样子。”史家将“杮”字假借成肝肺的“肺”字,世间流行的版本因此就都写成“脯腊”的“脯”字,或是“反哺”的“哺”字。学者因而解释说:“削哺,是屏风的名称。”这种解释既没有依据,也很无知。原文指的是利用风角占验吉凶。《风角书》中说:“恶劣的风,吹过地面扬起尘土,吹动碎木屑。”如果削肺是屏风的话,怎么能被吹动呢?
《三辅决录》云:“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果”当作“魏颗”之“颗”。北土通呼物一块,改为一颗,“蒜颗”是俗间常语耳。故陈思王《鹞雀赋》曰:“头如果蒜,目似擘椒。”又《道经》云:“合口诵经声璅璅,眼中泪出珠子?。”其字虽异,其音与义颇同。江南但呼为“蒜符”,不知谓为“颗”。学士相承,读为“裹结”之“裹”,言盐与蒜共一苞裹,内筒中耳。《正史削繁音义》又音“蒜颗”为苦戈反,皆失也。
《三辅决录》:《隋书·经籍志》有载,书共七卷,汉代赵岐所撰。
前队(suì)大夫:南阳郡太守。王莽时期改南阳郡为前队。
魏颗: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擘(bò):分开,剖裂。
- 达不到五条标准 就不算好好吃饭[图]
-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容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图]
-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这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首先已[图]
- 《孙膑兵法》几乎家喻户晓在古代它是军事经典到了现在它不仅是军[图]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秦观《踏莎行》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图]
- 庾元规庾亮字元规发背生于背部的毒疮庾亮想起用周邵周邵坚决推辞[图]
- (中略“天子剑”与“诸侯剑”的有关问答文字)赵文王说“庶人之[图]
- 淳于长西汉魏郡元城人封定陵侯生活腐化后被王莽告发下狱死先进显[图]
- 自原来;本来孙绰在庾亮去世后写了一篇《庾公诔》文中多寄托深厚[图]
-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珍簟[图]